全國人大代表石津金: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發表時間:2024-03-15 17:09 全國人大代表石津金: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2023年,石津金同志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提交了《落實質量強國要求,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品質》的建議和2篇聯名建議。今年她再次帶著《關于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建議,赴京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為國獻策、為民履職。 她表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新時代、新征程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客觀要求,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為把握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傳統產業形成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要素的新質生產力,她在建議中提出: 1、政企聯動,構建更加良好的創新生態 對于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政府主管部門是良好的“助推器”,企業是重要的“轉換器”,雙方應協作聯動,共同打造更加良好的創新生態。建議政府主管部門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全鏈條上設置和完善相應的激勵和扶持機制,助力企業打通科技創新經脈。如每年有計劃的設立傳統產業重點技術改造專項,給予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鼓勵企業建立“院士工作站”等高等級創新平臺,加大對高等級創新平臺建設、運營的扶持力度,打造更多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硬科技”。企業要切實發揮好主力軍的作用,加強自身創新要素的集成和科技成果轉化,構建創新聯合體,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2、打造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匹配的新型人才梯隊 完善引才聚才機制,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和優惠政策,建立京津冀人才流動機制以及人才職稱互認、家屬就業、子女入學、醫療服務等跨省市協調機制,助力企業更好的引進高層次領軍人才。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師培養體系,建議各省或行業協會設立“建造師獎”,將其作為卓越工程師的推薦通道,激勵應用型人才水平提升。實行高校和企業聯合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有效機制,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通過以上措施,打造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匹配的新型人才梯隊。 3、擴大和創新技改扶持模式,拓寬資金來源 建議金融機構根據科技產業的特點和需求,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如科技貸款、科技保險、科技擔保、股權投資等,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同時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擴大對傳統產業技改及新技術推廣的扶持力度,將建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和首批次材料激勵政策,發布前沿技術應用推廣目錄等好的政策措施,覆蓋到各產業模式,助力傳統企業進行技術推廣。 4、與數字技術融合,為轉型升級蓄勢賦能 基于市場需求,鼓勵傳統產業積極應用互聯網、智能制造、遠程辦公等數字化手段,與數字化深度融合,建議對傳統產業數字化示范車間及智能生產示范廠給予一定的補貼。另外,針對數字化項目周期長、投入大、見效慢等特點,建議將企業的數字化投入列為研發費用,納入研發加計扣除和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歸集范疇,享受相關的稅費減免政策,支持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 (滄州市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供稿) |
|
|